对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 第0599号提案的答复
2021-05-20 16:41
来源: 上海市文旅局
对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
第0599号提案的答复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金江波等委员:
委员们提出的“关于拓展上海全域旅游战略纵深,打造‘最美’江南水乡古镇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上海古镇文旅融合业态提升工作。去年9月以来,市文旅局会同相关部门赴江浙古镇深入调研,形成相关调研报告。今年起,市文旅局又牵头会同各相关单位、各相关区进一步深入调研,研究起草了《关于促进上海古镇文旅业态提升的指导意见》,形成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创新工作机制,研究成立上海古镇保护利用联谊会方案,通过联谊会建立古镇自行协作运转机制,实施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品牌共塑、宣传共推,共同打造品牌,提高古镇保护利用水平,提升上海古镇影响力和美誉度。
2021年4月28日,上海古镇文旅业态提升现场推进会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上海)金融产业园召开,全市各相关委办局、各相关区政府以及15家古镇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会前,举行了上海古镇保护利用联谊会成立仪式,并宣告全市15家古镇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上海古镇”。4月30日,上海古镇保护利用联谊会平台成立之后第一个项目落地,由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联合上海古镇保护利用联谊会共同开展了上海古镇非遗购物节。此外,今年春节期间,由金山枫泾、青浦朱家角、浦东新场、宝山罗店等古镇联合开展了长三角非遗灯彩荟,加强古镇之间联动合作发展,共同打响品牌。陈通副市长在古镇现场推进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明确了古镇文旅业态提升发展目标,提出了创新工作机制和政策举措。
下一步,我局将坚持“形态、生态、文态、业态”融合发展,建立古镇“主客共享”丰富业态系统,做到既尊重传统又融入时代,建设更具有江南水乡韵味的古镇会客厅,把江南水乡古镇建设成为都市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基地和江南文化活态博物馆。一是都市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加快古镇空间形态提升,文化生态转型,传统业态创新,推动商旅文一体,主动融合文化体验、休闲娱乐、展示互动、特色文创、体育运动、康养、休闲农业等新业态新产品,实现古镇从旅游观光到休闲度假功能更新,成为融合游览、娱乐、购物、餐饮、住宿、研学、文博、演艺等多业态融合的高品质旅游度假目的地。二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基地。加强传统文化挖掘与引入,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生活方式和传统物产,引进融入多元文化元素。加强传统文化研究整理、阐释提炼和弘扬传承,讲好中华文化故事。加强传统文化传承活化利用,推动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年轻起来,把古镇建设成为弘扬传统文化、感悟中华文化的教育传承基地。三是江南文化活态博物馆。深度挖掘江南水乡古镇历史底蕴,传承延续历史脉络,丰富拓展文化内涵,彰显江南文化特色。传承和弘扬江南文化,展示和体验优秀传统生活方式,将江南水乡文化的生活场景、历史记忆与地方特性融入到现代生活中,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符号,让古镇“活在生活中”,成为历史文化记忆活态博物馆。
我局将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好上海古镇保护利用联谊会作用。落实主体责任,压实属地政府保护责任,做实持续主导保护开发主体,加强行业主管部门指导服务,强化工作协同。完善政策举措,坚持规划设计先行,制定古镇文化空间定位规划和业态产业导则,科学布局文旅业态。创新保护开发模式,加强与专业品牌开发运营主体合作。完善共建共享机制,建立古镇保护开发居民反哺利益共享机制和动态调节机制。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建立业态规划引导、项目效益评估与市场准入联合评审机制。建立代表性业主组织、经营者专业协会,发挥居民自治和协会自律作用。建立引导扶持政策,支持培育新兴业态,扶持发展新产品、新空间。建设特色品牌项目,充分挖掘本土优势资源,注重引入整合特色资源,策划系列重大主题活动和特色项目。提升配套服务设施,营造温馨舒适、安全便捷、品质优良的旅游和人居环境。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建立完善消防等安全基础设施,加强隐患排查和日常管理,坚决守住安全底线。
感谢委员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1年5月20日
联系人姓名:张 昕 联系电话:23118216
联系地址:大沽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003